11月7日,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开赛。马龙、樊振东、孙颖莎、王楚钦、陈梦、王曼昱等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齐聚一堂,争夺全国冠军头衔。网友戏称这是“地表最难”的乒乓球赛事,因为对手全是世界冠军。

全运会乒乓球赛没有名额限制,各省队派出最强阵容。国家队队友在赛场上兵戎相见,赢一场进一轮,输一场就回家。奥运冠军和省队小将同台竞技,世界排名第一和默默无闻的新人可能在首轮相遇。这种“内战”的残酷性远超任何国际赛事。

中国乒乓球持续产出世界冠军背后是一套严密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。从7岁孩童进入地方体校开始,长达十余年的淘汰赛启动。全国超过5万所中小学开设乒乓球兴趣课程,每年约20万名6至12岁的孩子被筛选进入地方体校或俱乐部,只有极少数能进入省级梯队。

真正的“造星工厂”是国少和国青集训队。中国乒协每年组织全国性选拔,各省选手通过各级赛事逐级晋升。以2025年为例,7至15岁选手需在省赛中进入前2至3名才有资格参加全国选拔,每组仅录取前8名,淘汰率超过90%。即便获得直通资格,也需面对全国各地顶尖同龄人的挑战。
